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文章正文动态
递延资产是什么意思(会计科目中的“递延资产”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10-24 21:31 点击:次
递延资产是长期待摊费用的前身,这个科目现在已经不用了,换成长期待摊费用了。没有区别,只是新旧会计制度规定的名称换了一下.原来的制度只有"递延资产",内容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长期待摊费用。
后来新制度没有设置“递延资产”科目,而设置了“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替代。
递延资产是税收核算用的,是税收法规和会计核算法规的差异导致,不属于成本费用核算。--------------------------------------------------------------------------递延资产这个概念跟待摊费用很接近,区别在于期限问题。
待摊费用是指不超过一年但大于一个月这期间分摊的费用。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摊销就是本期发生,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递延资产核算。即,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
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建设部门转来在建设期内发生的不计相关书籍入交付使用财产价值的生产职工培训费、样品样机购置“大修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