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文章正文动态
我心中的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和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有何区别)
发布时间:2022-10-22 10:19 点击:次
同是恃孤傲之气表达的不满,但这两位大师的“金句”是有区别的。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心境的区别
李白的的“折腰”借鉴的是陶渊明的“折腰”。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大诗人,因看不惯官场的一些形式作风,愤然辞职离开官场时说的这句话,并流传下来。李白是唐朝大诗人,经过了与“权贵”的接触之后,被贬三年后做了一首诗,因为对前辈陶渊明的欣赏和崇拜,才借用“折腰”一词,表现了一种“潇洒出尘”的豪放气度。两句相差340多年,陶渊明的“折腰”是一种失望和消沉,李白的“折腰”却是一种洒脱和决绝。
二、出处的区别
陶渊明:出处为《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指的是: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这是一本记载陶渊明生平事迹的传记。“不为五斗米折腰”究竟是不是出自于陶渊明之口,也无从考证。
李白:出处为《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李白的经典古体诗。最后两句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指的是:我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让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二、环境的区别
陶渊明:陶渊明生性耿直,刚正不阿,虽为芝麻小官,但清正廉洁。如此之人竟然到了41岁还是默默无闻,一身才华却得不到提升,可见官场的污浊黑暗。公元405年,他最后一次当彭泽县令的时候,上级的督邮来审查他的业绩。身边小吏提醒他要穿戴整齐亲自去迎接,陶渊明一气之下说出了“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然后以自己妹妹去世的理由,即“归去来辞”辞职,再也没有踏入过政坛。
陶渊明一个月的俸禄是“五斗米”,经过现代人精确测算,相当于50多斤米,陶渊明一家三口也只够个温饱。陶渊明以高尚的人格和气节作为代价,辞职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艰苦但宁静而自由的田园生活。有失必有得,离开了官场的乌烟瘴气,却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反而写出了具有独特风格并流传至今的诗文。如散文《桃花源记》,让后人不停寻找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李白:李白生性高洁孤傲,豪放潇洒。曾经与唐玄宗、杨贵妃赏花赏月,吟诗作对。作为一个词臣,完全像是一个君王的玩物,也得不到重视,只是在君王闲时陪着作作诗娱乐一下。对于抱负满怀的李白来说这种生活是一种“屈辱”,最后因为翰林院“同行”的诬陷,被贬回乡。在三年间结识了杜甫、高适等志同道合之人,整日游山玩水,把酒当歌,三年后离开暂居的东鲁老家,心情已然大好,在天姥山游玩时做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通过对名山仙境的向往,表达了对权贵的抗争,唱出了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虽然唐朝比其它朝代是更开明,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不懂趋炎附势的大才仍然得不到重用,这首古体诗体现了李白彻底与封建势力决绝,并向“权贵”投以蔑视。诗格调昂扬,振奋人心,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
无论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还是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大气,都是对封建社会官场不良习气的批判,更突出了历代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深恶痛绝。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时刻保持高风亮节,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权贵、金钱“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