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文章正文动态
各地学霸查分名场面(清华北大每年招入麾下的学霸们,在校期间哪省的最牛)
发布时间:2022-10-25 23:18 点击:次
从两个角度来回答,
一方面,前段时间看到有一个统计表格,按省份来统计清华录取学生中出优秀毕业生的率。就是清华从某省六年里招了多少学生,这些学生里四年大学毕业后被评为优秀毕业生的有多少,将后者除以前者,就可以得出一个比率数,这个数越高,说明这个省的生源质量越高(哪个省的学霸最牛),数据表明江苏浙江在最前面分列一二,这也用数字证实了自古江南多才俊这一古老说法。明清两朝这两省状元最多。中科院工程院院士里这两省最多。清华博物馆里展出的大师书信旁有该大师的简介,有心人可以统计一下那些大师的籍贯,仍然是该两省最多。清华各系的年纪大一些的老师们,你仔细听一下他们的口音,江浙普通话的最多(年轻一代的老师普通话比较标准听不出来是哪省的了)……
另一方面,北京是人才的集中地,北京的那些考入清北考入名校的学生的父母,往往当年也是从外省凭自己的头脑智商考入北京名校在北京落脚扎根的高知,这样经过多年的人才汇聚之后,后代智商会趋于优质(2005年曾经对某年龄段的各省孩子有过一个智商测试,可查到相关论文,北京上海几个大直辖市的数据明显较高),所以无论试卷难度如何,基于这些优质人口基数出来的学霸还是学霸。
上面两方面有矛盾吗,其实不矛盾,比如江苏人口约是北京的四倍,你随机各取一千个孩子测平均智商,可能是北京高,但是被清华或北大精心挑出来的各一百个孩子测平均智商,可能就是江苏高了。
最后回到实际学校里就学生日常表现来说,用“碾压”这一用词太夸张了。确实有个别智商特别高的(一般一个班30个人里能出现1-2人,各地生源都有可能),学习起来毫不费劲,拿学习方面的奖拿到手软,但这确实是少数。多数情况下,大家在学校里都是发挥所长弥补短板,展现和加强自己感兴趣的那些方面,有的外语好,有的计算机好,有的喜交际,有的组织能力强,有的喜商业想创业,有的想去国外,有的想从政,有的就是想搞研究,有些孩子综合素质高视野广,有些孩子肯吃苦肯钻研……。清北毕业的,若干年后,再回过头来看看同学们在各自岗位上的经历和成就,除了个别去卖猪肉的,绝大多数都不错,都生活的比较精彩。
如果大家身边有在清北学习过或正在学习的人,不妨亲自问问
(下面补充一段,主要是看到有网友对清北的校风不了解,对进入清北的北京孩子有些看法或误解。本人是 很多年前 从外省高考入清华就读的(我弟次年考入北大),所以有一些亲身的经历和体会。现在虽然离开学校已经很多年了,但还是时常关注母校的发展的。一个体会是清华的校风非常正,读书氛围浓厚(就是有的网友形容的那句 比你天赋高的人还比你更勤奋努力)、其他高校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在这里比较少。第二个体会或当时的感觉是班里的 能进清华的北京孩子(当时一个班30人里有5个左右的北京孩子~~这里指九十年代初期。后来清华逐渐减少了在京的招生规模,在其他省份如江浙等省加大了招生数量) 智力与外省孩子区别不大(学习成绩在我们班里排中间的居多,没有拉课拖后腿的),不过他们的英语口语听力和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比较好(一开始比我们好,),组织和领导能力较强(当班干部的多,参加社团的多),见过的大场面多 上台讲话不怯场,知识面较广 各种话题与谁都能说上几句,很多人会音乐或其他艺术(当时每个系里有乐队。清华出了不少音乐人,如高晓松等等),人生规划比较明确而且比较有自己特点,比如班里有一位北京同学在校时就树立目标想从政(这是我们工科大多数外省孩子没想过的,我们的目标都比较随大溜),毕业后也确实去从政了。很多年过去了,同学聚会 时 同学们也回顾了各自经历和取得的工作成绩,可以看到毕业后大家都做得不错的,大家不约而同谈到了校风校训对自己人生的影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这些都不是嘴上说说的,大家真的是将它们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而在实践的。我想,这应该是同学们毕业后在各自岗位上 坚持不懈 作出成绩的非常重要的一条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