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文章正文动态
甲骨文书法(有人说初学书法可以从甲骨文开始,这样的说法对吗)
发布时间:2022-10-23 17:15 点击:次
一、范本的选择
作为正式的基础训练,首先应该选择一册范本,在一段时间内,认真进行临摹
范本的选择当然首先选择字体,然后才是选择具体的碑帖。
习惯上以楷书(特别是唐代楷书)作为初期临习的字体,这是自从宋代以来便形成的观念。也有人主张从篆书或隶书开始练习,但影响不大。
楷书结构端正,点画规范,学好楷书,在这两方面能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但是楷书也有它的局限性,如唐代楷书,用笔过于偏重提按,用这种方法写行书,流弊甚多(行书并非由楷书演变而来,当然这不成为不能用接近于楷书的章法写行书的原因,问题在于端部与折点的夸张、停顿,一定会影响到线条的流畅性),而这种笔法根本就不能用来写草书(近代以来,以行书知名的书法家多不擅长草书),如果考虑到草书的表现力在整个书法艺术中的地位,便不能认为楷书是作为基础训练的理想字体。
所谓“魏晋楷书”(如传为钟繇的楷书作品),当然唐代楷书不一样,它们笔法的运动本质与隶书更为相近。
唐楷笔法真正的局限性在于笔法的运动变化都集中在几个点上(端点、折点),这样训练出来的感觉方式妨碍技巧的不断进步,应该对线条所有段落、所有运动过程都具有良好的驾驭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篆(铁线篆)甚至还更合适一些。小篆虽然笔法比较简单,但控制的意识均匀贯彻于所有部位,在这种笔法的基础上容易加入其它的内容,如转笔、折笔、提按等等。而唐楷的提按笔法却是很不容易被别种笔法渗透的。
隶书作为初学的范本可能更为适宜,它的笔法不很复杂(部分汉碑带有装饰情趣,或由于追求庄严,或由于刻凿所致,点画形状不容易自然地书写出来,另当别论),但又是一种对线条的均匀控制(转动贯彻于线条始终),由它过渡到行、草、篆、楷都比较方便,特别是汉代简牍的大量出土,使人们看到一种轻松丰实而又富有变化的用笔方式。
第一阶段的基础训练,应该达到这些要求:
(1)掌握基本笔法,如平动、中锋、折笔、转笔等,掌握用手腕控制运笔的方法,动作协调。
(2)线条具有一定力度。
(3)能比较准確地重现范本的字体结构。
(4)能开始感受到线条质感、运动、结构给予心理的影响,并注意主动把它们与内心生活联系在一起。
每一个人完成这阶段目标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方法正确,持之以恒,一年至二年内可以达到。
此后的训练,对能力的进步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从第一阶级的要求来看,不论以楷书、隶书还是篆书作为范本,都是能够胜任的。一般练习毛笔字,主要是为了把字写得端正匀称,为了和日常使用的字体统一,当然可以楷书为主要范本,但是如果为了进入书法艺术的殿堂,选择范本的原则便应该有所不同。为了引向一种艺术和为了把字写的端正匀称是很不相同的两件事。也许在初期差别很小,但差别一定存在的。这里所谈的绝大部分内容,便仅仅是为前一目标而准备的。对字体的选择也应该从前一目标出发进行考虑。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应该接触各种字体、各种风格,因此,选择揩书作为初期训练的范本也仍然是可行的,只要注意到它的局限性,只要不拘守于“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之类的观念,注意以其它方面进行补充,未来的道路仍然无限宽广。
对于第一阶段的训练,应选用笔画清晰、结构匀称的范本,而不应当选用风格过于强烈的作品,如《张迁碑》、《吴昌硕石鼓文》等。这一类作品,结构、笔法十分生动,不容易把握它们的规律;有的作品过于精巧,如《玄秘塔碑》的结构,使初学者临习时大部分注意力必须放在这一方面。而事实上学习初期,根本不可能把握这种高度风格化的结构,即使临摹能有几分形似,也很难转化为控制结构的能力,因为这种结构对应的是一种初学者难以获得的对结构风格的把握能力。因此,第一阶段训练,《多宝塔碑》比《玄秘塔碑》、《九成宫醴泉铭》更合适,《乙瑛碑》、《西狭颂》比《张迁碑》更合适,拓本《石鼓文》、《峄山碑》也比《吴昌硕石鼓文》更便利于初学。
第一阶段结束后,可以更换字帖,或者以原字帖作进一步的探求。
在选择范本时,还要注意到拓本与墨迹的不同。拓本(从石刻上拓下的书法作品)与墨迹的区别是明显的,一件作品经过刻制后,便成为另一件作品,一件与原作情调很不相同的作品,线条的质感以及运动节奏已经被彻底地改造过。拓本与原作相比,线条往往要深厚一些,运笔速度也显得慢一些。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墨迹。选用拓本时,如前面所说的,要以这位作者或这个时代的墨迹作为参考,否则线条容易刻板。
精致的早期拓本(如宋拓唐碑),原件是很生动的,与晚期拓本相比,运动感要强烈得多,但这种比较只有面对原件时才可能进行,从一般的影印件中已不可能获得那种微妙的感受了。
二,临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阶段的训练以临习为主。第二阶段可以加入习作,以基本笔法的熟练把握、字结构感觉方式的调整为目标。第三阶段是博览,要接触各种书体,广泛涉猎历代优秀作品,争取对前人累积的技巧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第一阶段临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丨)协调感与辅助练习。初次悬肘书写,整个手臂(包括肩关节)一定很紧张。一方面容易疲劳,另一方面容易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获得正确的运动感觉。
首先应该使手臂全部肌肉和关节松弛,自然悬垂于身侧。真正的放松并不是说做到便能做到的,体会到肌肉、关节真正放松的感觉后,做好悬肘书写的姿势,不持笔,手臂模仿书写动作自由运动,体会肌肉感觉——这时已有一部分肌肉投入工作,但只应是最低限度的部分肌肉,其它部分仍然放松;然后是执笔空中运行,动作协调后,执笔不蘸墨在纸上运行,随后是蘸墨自由线条练习,最后是规范线条练习(横线、竖线、蛇形线等)。进行上述各种练习时都应该注意手腕在线条方向改变时对笔的控制。
这些辅助练习可以看作是临习前的准备活动,它们对体会运笔的协调感、节奏感有一定的邦助。
在训练的初期,每次训练前一定要认真做好这些准备活动。对放松与协调动作的要求,会使线条比较松弛,这不要紧,力度是在稍后阶段争取的目标。能做到动作协调后,指、臂再逐渐加大力量(不能过于使劲),由生硬、僵化的动作得来的“力度”是缺乏表现力的。
(2)观察。在临习每一个字以前,都要对范本进行观察——这大概是用不着提醒的,,临习一词便包括观察的含义在内,然而,对这种观察所要求达到的细致、准确的程度,人们往往缺丢足够的认识。
绝大多数人只注意到点画和结构的大致形状,然后一遍接一遍地临习,这样的方法,使学习的收获很小,进步慢。
对于点画,应该注意它们边廓每一个极为细微的弯折。这些很容易忽视的地方,这往往正是与其它作品区别之所在,也往往是它们特殊用笔方式之所在。忽略了这些细微变化,等于是忽略了这件作品笔法上最重要的内容。观察到这些以后,则尝试用各种运笔方法来写出这些点画,然后,再在这些方法中挑出效果最接近范本而进行又比较自然(无撒画和做作的倾向)的一种,用于临习。由于各种范本笔法的复杂程度相去很远,有的作品,比如《频有哀祸帖》等,寻求它们基本的运笔方式难度就很大。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墨迹笔画的观察、分析比较方便,而刻石文字(拓本)的观察、分析就要困难得多,一般说来,字迹经过刻制后,点画的运动感、墨色的微妙变化几乎全部丧失,分析时失去这些方面的暗示,只能仅仅依靠点画形状,在想象中体验线条的一切特征。
对于点画斑驳、残损的石刻拓本,观察点画边廓时要小心辨别点画原有的变化与残损的区别。应挑选尽可能完好的点画进行分析,难于挑出完好点画的拓本不适宜在第一阶段使用。
在一册范本中,只要对三、五行字的点画进行这种体察入微的分析,基本笔法便都已包括在其中。经过一段这样严格的训练,对这件作品的敏感性会大大提高,观察其它部分的变化,也会变得容易了。
对字结构的观察也要尽可能细微。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加深对各线段(点画)相对位置的印象,如在想象中作出外接多边形,可邦助确定各点画端点和折点在空间的位置,如比较字结构内部各小片空间的面积,可邦助检查各点画的相对距离,等等。精确地复写结构也是非常困难的,但应该把它作为目标,临完每一个字后,与范本都要进行尽可能细致的比较,在下一遍临写时把发现的缺点改正过来。
一位成人,在字结构上总有他的书写习惯,马虎的观察也很容易在使用毛笔时形成不好的用笔习惯,而临习的目的,总是希望利用范本作者的感受方式改造、调整自己的感受方式。马虎的观察,不准确的临习,实际上仍然是以自己的感受方式在控制书写,不过其中稍有一点作者的影子(有时微乎其微),这绝不可能起到改造、调整自己的感受方式的作用。准确复写的愿望才可能使人们进入到作者的感受方式中去。对于一位尚缺乏足够鉴别力的人,可以说,任何省略,略去的都是最重要的东西。
具有成熟风格的书法家当然另当别论,他们常常用自己的风格去临摹杰作,然而,他们也还要不时对杰作进行这样深入的观察、研究,以丰富和完善自己。
(3)钢笔字与书法。人们开始学习书法时,对笔法是陌生的,但字体结构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习惯,改变这种结字习惯非常困难,往往临习时结构已经比较准确,但一进入创作,自己的结字习惯又钻了出来。
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每天人们能写到几十个毛笔字就很不错了,但日常生活中习惯的结构却被千百次地重复,不断抵挡、排斥临习时所获得的结构感受,不把日常使用的字结构改过来,新的结构感受方式是不可能建立的。
书法训练从一开始就应配合钢笔字练习。
可以选择一册行书范本,用钢笔临摹。首先通临一两遍,然后选取二三十个常用字,每一字临写准确后,再反复书写,熟练后运用于日常书写的一切场合,杜绝这个字习惯性结构的出现。当这样熟练把握的单字扩展到一百个左右时,整个字结构会产生重大的变化。
古人与识字同时开始临习,字结感受方式的建立也同时开始,而现代人总是在字结构感受方式形成后再来加以改造,两者心理背景不同,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很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