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文章正文动态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是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2022-10-22 04:33 点击:

      感谢邀请!

      昨日夏至,天气开始闷热潮湿。气温稳步上升,三伏天也离我们不远了。那么三伏三伏,到底怎么来的呢?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中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即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作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则为20天。所以,会出现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从气象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因为春分以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到夏至日,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处,此时获得的阳光最多,太阳高度角最大。以北京为例,夏至那天的正午时分,太阳高度为73.5度,阳光近似于直射地面。这时阳光穿过的大气层厚度最小,光和热被大气层吸收、散射和反射的量也小,到达地面的就多,有利于地面温度的升高。 此外,夏至的日照时数最长(例如北京夏至日白天长达15个小时),日照时数越长,地表白天吸收热量的时间就越大于夜晚向大气中散发热量的时间,这就使得地面聚集的热量一天天增加,温度持续增高。三伏天开始于夏至后约20天,其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这就是三伏天最热的基本原因。

      伏天的说法据说历史相当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

      那么三伏天需要注意什么呢?

      俗语云:“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表达夏收小麦、粮食充足的喜悦之外,也是在提醒人们夏天饮食要多吃含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人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大量的维生素B和钾、钠等元素,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健康。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降温和补水哦。

      上一篇:曹德旺:简历 个人资料(曹德淦几岁)

      下一篇:三季报披露时间(年中业绩披露时间)

曹德旺:简历 个人资料(曹德淦几岁) 三金是指哪三金?(单位里交的三金一般指哪三金) 黑龙江大豆价格(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大豆价格以后能涨吗) 一颗心值多少钱?(为什么人体中好多器官都有一对,而却心脏只 长城电影票房(长城电影票房目前总共有多少) 月饼 品牌(东莞十大月饼排名) 一两等于多少克?(一克是一两吗) 12月新规来了(2021年12月15日最严新规出台,影视解说还能做吗) 2.14是什么日子(2021年2月有多少节日) 海天酱油出了什么事(海天酱油突然翻车,市值超7000亿品牌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