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文章正文动态
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陶渊明为什么选择进入仕途)
发布时间:2022-10-22 01:34 点击:次
陶渊明除了深受道家思想的熏陶之外,同时也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
而且他很有才华,一个人一旦有才华一定会渴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当然,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有才华,难免会自负,自矜,自傲。
入仕,肯定是受儒家理念的影响,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是从春秋时期就盛行的人生价值观,从孔子,荀子,孟子,冯谖,张良,陈平,叔孙通,司马相如,诸葛亮,所有深负才学的名士的愿望,都是通过仕途一展所长,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陶渊明也不例外,因为没有人例外!
所以,他选择了入仕!但是,他的入仕很不开心,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为什么不开心。从现有的蛛丝马迹来看,应当是得不到重用。当然,另一种解释必然是,不招领导喜欢,或者深受同僚的排挤或嫉妒!
但是,受同僚的排挤或嫉妒显然可能性不大,因为他做的官并不大,顶多比“吏”大一些,或是祭酒,或是主薄,后来是参军,最后的职务是彭泽令。
这里面有一个残酷的冲突,认为自己有济世之才,是否等于真的有济世之才?肯定自己有诗赋之才,是不是也可以等同于自己有济世之才?
所以,他入仕不开心的真正原因,应当是不得重用!从现有的诗文资料来看,“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他得不到重用的最大原因!
因为骄傲,或者说文人独有的清高!
在乱世,一个狂傲自负,才华横溢的人或许会被各个诸候招纳为人才。
而在太平盛世,一个狂傲自负,才华横溢的人等于一个不懂得尊重领导的人,那么再有才华,也是枉然!一个连领导都摆不平的人,如何摆得平上上下下的关系,连关系都搞不清楚,如何管理一方百姓?
这是一个奇怪的逻辑!但偏偏是古今官场通用的法则,古往今来,所有的诗人都在这个规则里碰得头破血流,迷途不返!
陶渊明,怀着才华和壮志,怀着梦想和愿景,怀着爱国和忠诚,像所有风流名士一样踏入了仕途,却偏偏采用了乱世之中的表现方式,所以注定以失败告终!
还好,他有钱!所以隐居!所以成为了隐士!
被许多后人标榜为楷模。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多么傲气冲天的话,可惜世人都忘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是因为自己有五斗米。
隐居,没有银子如何采菊南山?没有银子如何结庐人境?
他是一个诗人,只能是一个诗人!